聚焦中国报道,全球视野聚焦中国焦点新闻的门户网站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话题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地方高校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12-08 15:52来源: 聚焦中国报道人气:

地方高校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

新生研讨课程主要是围绕学生而开展的,该课程主要以研讨为基础,针对刚上大学的新生在学术性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教学,帮助大学新生能够更快的进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因此,该课程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教学特点以及专有的价值基础,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具有必不可少的地位。从该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其所带来的教学价值入手,结合当地高校的实际情况,设置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目标以及阶段性的教学任务。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以此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该课程的学习中,以此达到此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大学生能够尽快转变以往的学习思维和方式,投入到大学学习中。

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大学新生,该课程的开展,主要是想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对学术问题的探讨,让学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并逐渐转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当对学生的理论思维方式以及理论知识的运用等相关的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训练,让学生获得综合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生研讨课的特点及价值

新生研讨课的特点

区别于传统的大学课程,新生研讨课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1.1.1强大的师资力量

首先,新生研讨课程应当配备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大多数高校在此课程中所配备的都是教授级别的老师。以清华大学为例,开展新生研讨课程教学的老师中包含了教学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渊博的名师甚至部分老师还是长江学者以及院士等。这些优秀的老师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更加有利于保障此课程的开展。新生研讨课程实际上是老师和学生深度交流的一个平台,学生可以在此课程中领略优秀学者的风采,学习他们的思维模式,并且对相关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1.1.2小班化的教学模式

新生研讨课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强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就需要以小班授课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发言和讨论的机会,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基本目标。传统上该课程人数应当限制在8到30个人左右,一般15人左右为最佳。此种授课模式,可以让老师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学生也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并且参与讨论。而老师在此种模式下,能够更加灵活的转变教学模式以及上课的地点、时间等。

1.1.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相对于其他课程,新生研讨课应当转变教学思维,老师仅仅是课堂的支持者、引导者,不再一味的输出,而是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老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以及反转课堂等形式来引起学生对此课程的兴趣,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辩证的思维能力。

新生研讨课的价值

一般来说,新生刚入大学的校园,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学习方法都停留在高中、初中应试阶段时期。所以新生一时之间很难适应大学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因此,新生研讨课程的开展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独立的思考以及和同学老师的讨论找到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且形成系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维,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基于此,学生也能够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并且使其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都有所提升。因此,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新生研讨课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

学生能够适应大学学习的基本方式以及转变学习思维是学生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前提,并且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从而决定了该学校大学教育的水平。大学学习主要是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因此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较高。新生刚从应试教育的学习环境中走出来进入到自主学习阶段,之前形成的惯性思维以及应试教育下学习的方式和侧重点都应当进行转变。而这一系列的转变是猝不及防的,新生无法及时的适应。而如今,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种不适应大学学习环境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新生研讨课程就是针对此类问题所开展的,老师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大学的学习环境有基本的了解。从而,学生能够在不断探索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规划自己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确定学习目标。从而实现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为国家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专业人才。

1.2.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首要的就是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支持和引导的作用。老师不再是一味的输出知识,学生也不再机械化的接受知识,而是要始终以学生为课堂以及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可以依靠学校的资源查找相关的文献并且对其进行阅读、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借鉴优秀学者的观点,并且加以自己的思考,从而对该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在不断的深入研究之后,能够形成一套新的完整的学习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且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对于某一个知识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1.2.3有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当下与创新发展的研讨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当中已经对传统模式造成了一定影响,并在其本身改革的基础上,同时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体现,让教师在许多前沿问题,重点难点内容上形成问题情景,并且教师群体逐渐从传统的主要作用下变成引导作用。教师还需要去指导学生在查找资料以及互相交流的过程当中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情景和过程当中形成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全新的新生研讨课教学方式,能够建立起传统不同的新型师生关系,将传统的对立式关系逐渐转变为平行式关系,以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的学习模式和环境,实现多项互相交流。

2地方高校新生研讨课课程模式构建

在地方高校的新生研讨课课程模式构建过程中,主要需要从课程定位、课程教师的选择、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方法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等入手进行构建。

2.1课程定位

地方院校在自身教学资源和教师数量的基础上,其本身的教授数量很难和其他大学进行比较。一方面由于地方院校本身资源受限,很难为许多教授提供较好的科研条件,导致数量不多,另一方面,由于地方院校本身的特性导致教授在综合性和水平性方面可能存在不足。从当地院校的学生条件实际情况出发,就需要将课程定位作为适应性为基础研究性为向导发展模式。在具体的开设目标当中,应该更多的去帮助大一新生实现从高中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上进行转变。让大一新生能够在全新的校园学习当中实现自主学习的完善和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将学习动力和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以及将前沿的科学知识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兴趣,通过科研室以及项目介绍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科研生活当中掌握最基础的学习常识。

2.2任课教师的遴选

教师作为院校发展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也是保障学生能够在全新的新生研讨课教学当中达到预知的效果。地方院校本身在知名度以及教授数量上就少于其他重点研究型的大学,因此在针对师资力量上进行发展的情况下,就需要在教师团队的成员当中去对本身的教师进行培训,并且积极与其他院校的工作人员进行配合。同时也需要在与其他学校进行友好交流的过程当中,形成师资力量的完善和不足的弥补。并且让许多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加入到师,职队伍当中组成完善的教师团队制度,实现教师水平的上升,更好的把握新生适应新生研讨课的发展。

2.3授课内容

就目前来看我国地方院校使用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仍旧出现许多问题和不足,对于刚刚处于开发阶段的课程模式来说,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作出改进。教学内容需要在全新的发展模式之下,以时代发展为基础,将学生作为主体,将专业知识以前沿作为兴趣引导,实现学生的认同感。在具体的授课模式、内容上,首先就需要将学生的学习和练习题目以传统的结构性题目转变为过渡型题目,比如在职业规划、专业介绍等等,话题当中就需要去解决,目前大一新生在生活或学习当中遇见的问题。其次,在主题研讨的方向,把握上应该将研讨方向作为辅助作用,让教师能够根据当前科研工作当中的经历和进展形成更加精细的研讨主题课堂。

2.4教学方法

在了解到全新形式出现的新生研讨课特点和实际学生情况的发展下,教学方法就必须进行改善,不仅仅只是一味的去重视课外,而是真正意义上将课内和课外两个教学模式进行平衡发展。一方面在课内的教学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体现,同时教师也应该转变为指导者,学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就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来实现内容和方法的统一这些方法,就包括案例情景小组讨论等等。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考虑到将知识按照启发性的阶段性来进行教学。

2.5教学评价

一份全新且完善的教学课程,就需要具备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体系组成。相比较于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新生研讨课的评价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就存在较高的灵活性。在不具备许多固定教材的情况下,也能在考核方式当中形成内容灵活变动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察。不仅如此,还会根据地方学生的基础特征和实际情况,在实际的过程考核当中采取全新的评估方式。评估内容也由传统的成绩逐渐演变为平时作业课堂互动等等多项过程考核需要的指标。全新的考核模式能够极大程度上更多重视学生的学习技能,以及其本身的积极性表现,而且在考核结果的基础上,也能够让学生更多的把自身的成绩转移到学习成果当中。

总而言之,新生研讨课作为当前创新发展课堂的关键一环,不仅对大学教育进行全新的认知和发展,同时也会将学生作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新生研讨课还能够根据当地院校的资源,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等的情况进行改进,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上进行改善,实现大学生角色带入并改变其高中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成为现实。(作者:赖肖冰,卞祖武,南昌师范学院)

标签:

最新文章